
油莎豆是什么植物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原产地是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 油莎豆适应性极强中国引进并且种植在黑龙江, 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又名汕莎草,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Kg,干豆500kg,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7~10亩油菜。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块茎。 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均可种植,抗旱耐涝,易种易管,可单种,也可以与其它作物套种(如茶林、果园、瓜地等)。油沙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干果重1.8~2.0g,含有大量的糖分,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 喜光、好气、耐早、抗盐碱,最好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根系发达,生长快,分孽多,每穴结果200~300粒。春季播种,每亩用种8~10kg,播期4~6月,株距30cm,行距50cm,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病虫害很少,不用打药。
油沙豆是什么植物(关于油莎豆的种植方法)
油莎豆属莎草科一年生植物,适应性极强,在我国的黑龙江,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甘肃、宁夏等地均有种植。它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可直接食用。其含油率高,亩产量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号称“油料之王”。油莎豆适宜在沙壤土种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通,投入肥力中等以上,土质以沙壤土或沙土为主,地下水位较低,病虫害较少的地块。二、整地先进行机械深翻,机械旋耕,耙磨平整,要求地表细碎平整,将肥料和农药(毒辛)混拌均匀,用撒肥机撒施。亩施复合肥(NPK含量各8%)40kg,亩撒施毒辛3kg,进行机械旋耕,耙磨保墒。三、起垄垄高20cm,垄底宽80cm,垄肩宽600cm,垄间距30cm,平均行距55厘米,株距15-20厘米。四、铺设滴灌带每垄铺2根滴灌带,滴孔距离20cm,滴灌带拉展铺平。覆膜前试水观察滴灌带出水是否均匀。五、覆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将地膜拉紧拉展,地膜两边用土压实,地膜上方每隔1米压土,防治大风破坏地膜。六、种子清选将种子过筛,除去小粒、碎粒,并进行人工分拣,除去虫害种子、破粒种子、杂物等,将种子大小粒分开。七、浸种将清选和分拣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塑料桶中加入50-55度温水,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25度左右,停止搅拌。每天用换水两次,浸种5天,当种子吸水后表皮光滑,无皱褶,即可催芽。八、催芽将经过充分浸种的种子(浸种3天,每天换水1次),进行沙藏催芽,种子:沙子=1:2,堆藏5天,高60厘米,覆盖薄膜,种子露白后及时点播。九、播种播种采取人工点种,每穴2-3粒,两粒种子分开间距2厘米。行距50-55cm,株距15-20cm。十、滴水。播种后及时滴水,以垄面充分湿润为宜。十一、查苗补缺对缺苗的地方,采取移栽。拟采用穴盘育苗移栽和育苗池育苗移栽的方法,栽后及时浇水,也可以直接将多余的苗拔出来移栽,确保苗全苗壮,整齐一致。十二、中耕除草采取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十三、田间管理灌水:灌水采取少量多次,灌水和施肥结合,收获前20天停止灌水。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肥料采用水溶性化肥。病虫草害防治;地下害虫防治以毒土为主,叶部病虫害以化学防治为主。喷洒多效唑抑制植株地上部生长,或人工割除植株地上部50cm以上的部分,促进低下块茎生长。十三、收获当油莎豆地上部植株2/3枯黄,地下块茎黄褐色,表皮变硬,开始收获,采用机械或人工收获。晾晒。十四、需要解决的问题1.大面积种植需要解决产品的深加工问题,形成产供销一体化。2.研制油莎豆收获机械,降低收获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