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称赞的是谁?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里讲的白袍是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陈庆之率领的白袍军,陈庆之也称白袍将军。 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贫寒,小时候就进入萧衍府中为仆,萧衍极好围棋,经常与人下棋到深夜,时间一长,朋友们都躲着萧衍,只有陈庆之随叫随到,陪萧衍下棋,任劳任怨,因此而深受萧衍信任。等到萧衍当了皇帝,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相当于现代的秘书,做事儿也是兢兢业业,踏实肯干,还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召集人才,希望能够为朝廷做些事情。 公元527年,陈庆之和曹仲宗攻击北魏涡阳,如今的安徽蒙城,这时北魏元昭率军15万来援,在涡阳城外40里驻扎,陈庆之主张前去迎战,但主帅韦放却不同意,认为北魏军事庞大,俱是精锐,陈庆之却说敌方远来疲乏,军势强大,必疏于防范,于是率领手下两百轻骑兵突袭北魏军,北魏军由此大乱,陈庆之用乘胜连破敌方四座城堡,在这样的情况下,涡阳守军出城投降。 公元528年,北魏发生大规模内乱,北魏皇室被追杀屠戮,北海王元颢投降大梁,梁武帝萧衍派陈庆之带领七千士兵护送元颢北归,元颢在涣水称帝。 公元529年,梁军北伐魏将丘大千率七万军队分别修筑九座城堡,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攻击,一天之内连续攻破三个城堡,逼迫得丘大千投降,接下来陈庆之一路攻击连下32城,其中还包括洛阳这样的大城,大小战斗47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样恐怖的战绩,对魏军造成极大的威慑,也是从这时开始流传这句话:“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陈庆之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41岁时才首次开始领兵,体弱甚至不及普通人,既不善于骑马,也不能持弓射箭,在这方面绝对是所有号称儒将中最弱的,但是却谋略非凡,驭兵有方,深得士兵们的拥戴,从他的战绩看,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神将。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是谁说的?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出自南北朝洛阳城中的童谣。 1、莫自牢的意思是:千万别自坐牢笼。2、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大将陈庆之攻入魏国都城洛阳时,城中流传的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意思是,功成名就的将帅们啊,千万别自作樊笼啊,任从你有千军万马,也要避开穿白袍的陈庆之统领的军队的锋芒。3、陈庆之(484~539):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朝梁国的名将。自幼为萧衍的随从。梁武帝遣他与魏国交锋作战,多次获胜。最大的战绩是曾以七千兵力抵敌10万,攻取洛阳城。梁武帝萧衍曾经亲自拿着诏书对其进行嘉勉,赐予陈庆之和他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威风凛凛,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参考资料 360问答:http://wenda.so.com/q/1489068212728187?src=140
童谣大全
1、《守法歌》 好与坏,要分清,小小少年树正气。坏行为,敢斗争,遵纪守法真是行。迷信事,要反对,不良书刊不去瞧。烟酒赌,不去沾,小小公民懂法律。 2、《郊游歌》 行车时,要坐好,不伸手来不探脑。游玩时,别乱跑,一致行动很重要。开心玩,开怀乐,环境保护别忘掉。安全第一记心里,郊游活动乐陶陶。 3、《礼貌歌》 好少年,讲文明,仪表大方修养好。见客人,问声好,起立相迎微微笑。懂礼仪,有热情,以礼相待把心表。遇外宾,有礼貌,不卑不亢很友好。 4、《爱国歌》 黄皮肤,守秩序,我是小小中国娃。爱祖国,爱人民,五星红旗心中挂。升国旗,要敬礼,仪态庄重,要肃立。唱国歌,有激情,唱出国威中华情。 5、《懂礼貌》 好孩子,懂礼貌,文明用语记心头。 见面互相问“早”“好”,告别“再见”把手招。 需要帮助“请”出口,“谢谢”常常挂在口。
《童谣》
童年,吟诵童谣,乐趣多多!
儿时,三五成群,排排坐,双双大腿整齐平放,
一边用手按顺序点数大腿,一边口中吟诵童谣一:点脚泥鳅,同船坐舟,三官坐轿,白蚁行桥,桥儿扭扭,扭到黄坡大路口,官人叫缩边“猪脚瘪”就是你。当童谣“你”一诵完,手点到那个大腿,那个大腿要在列队中缩回去,剩下的大腿,又重点数,又重吟诵童谣。直到点数剩下最后一大腿,它的主人便是这游戏中的获胜者,可喜可贺,幸运儿!
这三、五人童谣游戏中,让人学会排队,学会耐性,乐趣无穷!
两人童谣游戏乐趣也不少,本是相识,游戏时却客气起来,双方各伸一手,
准备握手,童谣二诵起:握握手,好朋友,你结婚,我饮酒。
这两人童谣游戏中,让人学会交往,学会礼仪,乐趣真多!
……
童年,童谣,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