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软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3d立体软件网 > 知识库 > 正文
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提示:

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在全区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普及科学发展观》专题展览。共制做展板170块,在全面介绍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同时,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重点,突出“警示”和“启示”作用,宣传“绿色GDP”、“循环经济”、“节水型农业”、“绿色制造业”等新观念,普及资源、生态、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知识,使“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提高各族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为推动自治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编印旨在推动形成科学发展、文明生活良好社会风尚的《农村科普》系列科普读物。第一册《农村政策热点解读》,重点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以及农牧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政策、税费制度、劳动力转移等农村改革政策的热点问题,统一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第二册《民族宗教与科学》,科学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党在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的民族宗教现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等民族宗教理论,解放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第三册《生活中的科学常识》,介绍涉及百姓日常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重点介绍节水、节电、节约天然气等节约能源资源的办法,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垃圾污染等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以及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应急避险等保障安全健康的常识,规范各族群众的行为。通过对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科学解释,用科学通俗的语言、简单实用的方法,引导各族群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推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近期共编辑出版15000本,下发全疆各地供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阅读。

三是编印下发《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宣传图册。坚持把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反分裂斗争中普及科学发展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图册采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让读者能直观了解什么是宗教、宗教和邪教的区别、邪教的危害、为什么不能相信邪教等内容,教育各族群众树立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提高识别邪教的能力和崇尚科学、远离邪教的自觉性,打牢相信社会主义不信民族分裂、相信科学不信迷信的坚实基础,把各族干部群众的热情引导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上来。《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宣传图册15000册已发到全疆各地。

四是把新疆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新疆科技馆是集科普展览、学术交流和科技培训及相关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科技馆展厅以“资源、创新、实践”为主题,既布置了国内外科技发展基础科学的经典展品,又充分展现了新疆主导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公众学习知识的继续教育平台。新疆科技馆新馆2008年8月开馆以来,平均每天免费接待参观群众近1000人,通过科学原理展示、互动体验,使公众能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

五是结合即将开展的第20届“科技之冬”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发展观。“科技之冬”活动在我区连续开展19年来,始终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主导产业和特色农牧业发展需求,在各族农牧民群众中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稳定、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之冬”活动在培训机制、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主题更加突出,措施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高度认同。实践证明,“科技之冬”活动已成为我区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活动载体。今冬明春开展的第20届“科技之冬”活动,改变了单一普及自然科学的做法,采取普及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生产、生活技能并举的方法,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发展观,弘扬、倡导科学发展理念,更加关注民生科普,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学发展意识和依靠科技发家致富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齐俊桐的科研经历
提示:

齐俊桐的科研经历

2005年开始在飞行机器人环境建模、自主行为优化、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4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国内期刊、国际会议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或EI检索37篇。2009年研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救灾救援机器人,2013年在“4.20芦山地震”期间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下称国家救援队)在芦山震中开展人员搜救及幸存者排查工作,这也是我国国家救援队首次将飞行机器人用于的实际地震应急响应工作中,受到了高度评价。该系统研发成功后,还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自动巡检与架设、农作物精准变量施药、消防应急救援等领域。